Critics

一笑解千愁? 淺論《過戶陰陽眼》笑聲背後的困局
「中英劇團」
踏入創團三十五週年,「中英劇團」以主題「笑爆你」迎來2014/15年度劇季,嘗試用笑聲與觀眾反思人生百態和社會現象。 在此主題的氛圍之下,不難想像《過戶陰陽眼》(下稱《過》) 在題材上雖與鬼魂有關,實際上卻是一齣老少咸宜的家庭喜劇。 然而看畢全劇,雖然身邊觀眾一直笑聲不絕,筆者卻看得眉頭緊皺難以投入...

心動不如行動?從《我的50呎豪華生活》論行動成效
「影話戲」
自2014年開始,筆者樂見劇壇多了不少關心本土議題的原創劇。繼有「一條褲制作」追溯菜園村前世今生的《本來沒有菜園村》,「劇場自由行動」為回應劉進圖被襲事件所創作的《六刀:在黑暗前盛開的遍地紅花》,今年四月「影話戲」為觀眾帶來探討劏房問題的《我的50呎豪華生活》(下稱《我》)。根據場刊內劇團藝術總監羅...

從《同志少年虐殺事件》到《本來沒有菜園村》 淺談「水土不服」的「紀錄劇場」
「一條褲製作」
從去年開始,筆者有幸三度欣賞由「一條褲製作」創作的三個演出,當中包括一齣「引錄劇場」《猥褻 ─ 三審王爾德》及兩齣「紀錄劇場」,分別是以讀劇形式演出的《同志少年虐殺事件》(下稱《同》)到今年走入「正式」劇院的《本來沒有菜園村》(下稱《本》)。 「一條褲製作」能抵抗世俗洪流,先將冷門的紀錄劇場引入香...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淺論《困蝶札記》的困局所在
木目工作室
《困蝶札記》(下稱《困》)是劇團「木目工作室」的創團作品,亦是「香港戲劇匯演2013」的決賽作品,這次他們於中環藝穗會的樓上劇場再度演出,帶觀眾走入「特殊」兒童梁望晴的內心世界,藉著表現她的心路歷程來讓觀眾感受性格內向的人在當今社會到底面對著什麼困局。
《困》劇在處理梁望晴一角時頗見心思,將她的內心...

斜陽西下的懸夢時刻 - 短評《夕陽事兒》
卓劇場
斜陽西下的懸夢時刻 - 短評《夕陽事兒》
澳門香港兩邊走的卓劇場首次來港正式演出,為第二屆的香港藝穗民化節帶來《夕陽事兒》(下稱《夕》)。《夕》的舞台只有兩個角色,一男一女,兩人俱已人到中年,也許旁人會認為他們的命運早被定下,沒料到二人卻在夕陽之年意外碰上,藉此得到一次審視過去/了解他人的機會,得而...

《殺獨》不成,孤獨猶在──淺談牆壁如何築成
李穎蕾@香港原創
《殺獨》不成,孤獨猶在──淺談牆壁如何築成
《殺獨》是創作人李穎蕾自編自演的單人劇。劇以孤獨為題,分多個選段,從近日電視發牌事件到雲南大學學生馬加爵遺書一事等皆有涉獵。 然而以上情節並非以故事串連,敘述角度亦時有改變,創作人一時以第三身角度評論事件、一時以第一身角度朗讀遺書。 由於選段及敘述角度都如...

風水輪流轉,翻譯轉出新格局淺述《拚死為出位》如何在香港落地山根
「同流」
風水輪流轉,翻譯轉出新格局淺述《拚死為出位》如何在香港落地山根
筆者一直偏好本土作品,喜歡走進劇場尋找連結社會的元素,然而這樣的劇場作品在香港素來不多,這次遇上「同流」主辦的翻譯作品《拚死為出位》(下稱《拚》)竟覺驚喜處處。 《拚》一劇改編自愛爾蘭劇作家Marie Jones筆下的輕鬆喜劇《Ston...

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拆解《破地獄與白菊花》八度輪迴之迷
黃詠詩
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拆解《破地獄與白菊花》八度輪迴之迷
一齣戲劇,能在數年間八度演出,演出場地由小變大,參與觀眾越來越多,還一直不乏新知舊友,那劇的魅力自然不言而喻。 這些年筆者一直與黃詠詩的獨腳戲《破地獄與白菊花》(下稱《破》)擦身而過,直至今年暑假終有幸參與在壽臣劇院八度輪迴的盛事,非但見識了黃...

名為「引錄」,實為平反 剖析《猥褻 ─ 三審王爾德》在舞台上的平反之路
「一條褲製作」
名為「引錄」,實為平反 剖析《猥褻 ─ 三審王爾德》在舞台上的平反之路
從之前觀賞《房間》的經驗,讓筆者更加留心創作人與劇本劇作的關係。 以《猥褻 ─ 三審王爾德》(下稱《猥》)劇為例,不難看到創作人以「引錄劇場」的方式為王爾德 (Oscar Wilde, 1854 – 1900) 被審一事平反申訴...

控訴無門,宣洩無力 淺評《房間》「意外」失衡
「香港戲劇創作室」
控訴無門,宣洩無力 淺評《房間》「意外」失衡
二零零八年香港青文書屋老闆羅志華先生因意外倒斃書堆,觸發編劇潘詩韻寫出《房間》一劇。該劇以劉教授 (余翰廷飾 )因一宗「意外」而決定自困為故事骨幹,當中穿插了他和編輯、家人、朋友甚至傳媒界巨人魯柏·梅鐸前妻鄧文迪以及著名主持人奧花·雲費的對話,既揭示出現...

垃圾如何煉成?從《垃圾》看「垃圾」的時代特性
「BHT劇團」
垃圾如何煉成?從《垃圾》看「垃圾」的時代特性
羅馬非一天建成,垃圾亦非天然有之。 所謂垃圾,意指不受人重視、不再被人需要的東西。 放諸社會,也許我們可以將「垃圾」視為沒法貢獻社會的一群人,而他們當中,又以年輕的特別礙眼。 俗語有云: 一蟹不如一蟹,一代不如一代,足證世代之爭從不是新鮮事。然而當今的香...

人情濃厚,尊重不足請小心處理長者演出 ─ 剖析《觀塘人‧情‧味》的舞台意外
中英劇團、觀塘區長者學員、鄰舍輔導會 ─ 深水埗區康齡劇社
人情濃厚,尊重不足請小心處理長者演出 ─ 剖析《觀塘人‧情‧味》的舞台意外
口述歷史一詞,筆者曾在就學時期接觸過,大概是指以小人物有血有肉的真實經驗抵抗只有數字沒有感情的大敘述,避免普羅大眾在時代巨輪下被人以發展為名輾得肢離破碎血肉模糊。 相關書籍還略有耳聞,以此為戲劇形式筆者還是第一次接觸,於是看...

徒勞無功的愛情之旅︰從《凝在半空的流星》到愛情(?)缺失
「團劇團」 (首屆戲劇證書學員)
徒勞無功的愛情之旅︰從《凝在半空的流星》到愛情(?)缺失
「真愛猶如鬼魅:眾口相傳,然嘗目擊者,鮮矣。」 法國作家拉羅什富科(François VI, duc de La Rochefoucauld)於《箴言集》內的一句關於愛情的箴言,道盡人類與愛情的迷離關係。 也許,在人們面對眾多的感情問題當中...

大膽嘗試還是恣意妄為?一次異常青春的特殊體驗 - 《董賢的二十一克》
「內臟製成」
大膽嘗試還是恣意妄為?一次異常青春的特殊體驗 - 《董賢的二十一克》
假如青春是場大火,燒光之後還剩下什麼? 由「內臟製成」創作的《董賢的二十一克》(下稱《董賢》),是筆者近來看過畫面最“誇張”表演者最為大膽的作品。 然而如果我是一個相對“保守”的觀眾,大抵會接受不了,認為這是一齣:
離經叛道的作品...

如何與外星人溝通? 來自泰國的一次「世界性」演出 從《我 Ngoh》淺述劇場的普世性
「油甘子劇團」
如何與外星人溝通? 來自泰國的一次「世界性」演出 從《我 Ngoh》淺述劇場的普世性
身份認同,什麼是我,接納與拒絕是藝術上永恆的話題。 然而當觀眾或是演出者並非來自同一地方的話,如何討論這個藝術上永恆的話題頓成一大難題。 來自泰國的「油甘子劇團」憑其改編自泰國民間故事的劇作─《我 Ngoh》,作出...

當婚姻遇上愛情,誰勝誰負? 《愛上愛上誰人的新娘》觀後感
「劇場工作室」
當婚姻遇上愛情,誰勝誰負?
《愛上愛上誰人的新娘》觀後感
如果說婚姻是愛情的最高表現,由「劇場工作室」再度帶來的《愛上愛上誰人的新娘》無疑為愛情為婚姻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Jean(朱鳳嫻飾)和丈夫阿豪(鄧安迪飾)新婚不久便疑似戀上鋼琴教師Donald Mak(陳文剛飾),最終雖放棄一時刺激重回丈夫身邊...
◄
1/4
►